这可能是世界足坛最昂贵的“暑期工”,埃里克·滕哈赫在勒沃库森执教62天,带走约600万欧元解约金,平均日薪高达10万欧元。 德甲两轮比赛,一平一负,这位荷兰教头就刷新了联赛历史最快下课纪录。 但成绩只是表象,真正让他丢掉工作的,是训练场上的俯卧撑、发布会上的“哈利·波特”言论,以及那份总也绕不开的SEG经纪公司球员名单。
勒沃库森在2025年9月1日官宣解雇滕哈赫时,措辞官方而简洁。 但德国《科隆日报》随即爆出内幕:开局1平1负只是微不足道的“罪状”,真正让俱乐部无法忍受的,是滕哈赫在巴西集训期间堪忧的训练质量、缺乏激情的团队建设,以及他屡屡试图违反协议干预阵容规划,并越来越频繁地推荐来自其所属经纪公司SEG的球员。
滕哈赫与勒沃库森的缘分本就始于“备选”身份。 俱乐部首选原是法布雷加斯,希望延续阿隆索的西班牙风格,遭拒绝后才转向滕哈赫。 5月27日的签约发布会上,体育总监西蒙·罗尔费斯还盛赞滕哈赫能带队踢出“具有统治力、激动人心、技术一流的足球”。 但仅仅三个月后,他的评价就发生了180度逆转:“过去几周表明目前无法达到预期目标,无法组建全新且获得成功的球队。 ”
滕哈赫接手时,勒沃库森已面目全非。 冠军教头阿隆索离任,维尔茨、弗林蓬、若纳坦·塔等核心球员相继转会。 7月7日滕哈赫首训时,球队主力已大面积流失,新援如美国攻击手蒂尔曼、门将弗莱肯、中卫宽萨等,实力与离队主力存在不小差距。 他公开表示不能再卖人,尤其视队长扎卡为重建基石,但话音未落,扎卡就被卖至桑德兰。
滕哈赫的战术改造迅速引发混乱。 他放弃了阿隆索成功的3-4-2-1体系,强行推行自己擅长的4-2-3-1阵型。 德甲首轮对阵霍芬海姆,勒沃库森控球率虽达58%,射门16次,但中卫组合宽萨与塔普索巴的平均传球失误率高达12%,防线频繁暴露空档,最终被对手两次反击得手。 次轮对阵不莱梅,球队在3-1领先且多一人的情况下,因高压逼抢强度骤降37%,被对手在最后15分钟连入两球逼平。
临场指挥的失当加剧了困境。 对阵不莱梅时,滕哈赫在领先情况下撤下核心中场蒂尔曼,派上帕拉西奥斯和埃切韦里试图控球,导致中场防守硬度骤降。 德国天空台批评其换人逻辑“像在玩FIFA”。 赛后统计机构WhoScored仅给他打出5.9分的全队最低分。
更衣室问题同样尖锐。 对阵不莱梅时,希克与帕拉西奥斯为点球主罚权激烈争执,后者甚至愤怒地将球踢出几米远,最终需队长安德里希介入才平息争端。 滕哈赫称“赛前已明确点球序列”,而安德里希却坦言“球队缺乏清晰秩序”。 这种公开矛盾彻底摧毁了教练的权威。
滕哈赫的管理风格与球队文化产生剧烈冲突。 球员们不适应他刻板的赛前准备方式和冗长的战术演讲。 多位球员匿名表示,其沟通方式带来了“文化冲击”。 他在训练中延续了曼联时期的高强度模式,甚至将俯卧撑当作训练核心内容,而非输球后的轻度惩罚,导致球员体能透支和隐性抵触。 对阵霍芬海姆的赛季首战前,他竟跳过了传统的赛前激励讲话,令全队震惊。
引援策略上的分歧更是致命。 尽管勒沃库森夏窗投入近2亿欧元引援,滕哈赫仍公开要求再签4-5名球员。 这与体育总监罗尔费斯的“精准引援”理念直接冲突。 更引发俱乐部警惕的是,他频繁推荐SEG经纪公司旗下的球员。 这并非新操作:在曼联时期,其经纪人基斯·沃斯的SEG公司就已成为曼联“御用”经纪公司,而滕哈赫的儿子正是该公司首席分析师。 曼联为安东尼、霍伊伦等SEG旗下球员支付了高昂转会费,而他们的表现未能匹配身价。
勒沃库森高层迅速行动。 8月23日首战输给霍芬海姆后,俱乐部已启动换帅计划。 8月27日,《踢球者》爆料勒沃库森高层对滕哈赫的质疑达到临界点。 8月30日战平不莱梅后,次日俱乐部召开危机会议,9月1日便官宣解雇。 即便需支付约600万欧元解约金,俱乐部也要果断止损。
滕哈赫下课后通过经纪公司表态,称“双方关系从始至终都缺乏相互信任的基础”。 勒沃库森则继续卖人套现,因卡皮耶和博尼法斯都将离队。 俱乐部早在滕哈赫的帅位生死战前,就已接触前多特蒙德主帅泰尔齐奇。
滕哈赫在勒沃库森的62天,如同一面棱镜,折射出现代足球教练面临的多重困境:战术改造的轻率、更衣室管理的僵化、与管理层信任的脆弱。 他最终未能复制在阿贾克斯的成功,反而让曼联时期的争议再度浮现。
教练与经纪公司的利益捆绑,究竟是足球世界的潜规则,还是亟待清理的灰色地带? 滕哈赫的失败,是其个人执念的必然结果,还是现代足球急功近利环境的缩影?
#热问计划#
炒股配资正规平台,配资平台买卖股票,股票线上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